产业兴农看大理 | 致富路上,一起“绑赢”
开屏新闻2024-06-21 11:02

产业兴农看大理专题

盛夏六月,万物生长,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新街镇大荒地村的蔬菜大棚里,种植户周国祥悉心照料着黄瓜苗。去年,周国祥靠种植黄瓜分红27.8万元,成为合作社分红最多的社员,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周国祥干劲更足了。

FZ110032957404_A8608535.JPG

张林保和周国祥一起查看黄瓜苗长势情况

4年前,周国祥和妻子都在外务工,但因为常年在外,照顾不了家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能干的活也越来越少。“听说村里要建大棚种黄瓜,有专门的合作社,还有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就想回来试试。”周国祥说。

FZ110032957404_A8608536.JPG

采摘黄瓜

2020年,大荒地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弥渡博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当地龙头企业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出“农户绑合作社,合作社绑企业”的“双绑”模式,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展共赢,实现合作社、农户和企业的“利益捆绑”。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按照统一种苗、统一农业投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为社员提供服务,实现企业化生产管理。

FZ110032957404_A8608537.JPG

大棚里的黄瓜苗

“这个模式好就好在技术、种苗、化肥等都是统一的,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风险也是共同分担,农户由原来的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和企业、合作社一起‘创业’,为自己打工大家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大荒地村党支部书记、弥渡博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林保表示,如今大荒地村黄瓜产业红红火火,合作社年年盈利,“双绑”模式已经“绑”出了一条致富路。

FZ110032957404_A8608539.JPG

为黄瓜苗浇水

“双绑”模式能成功,龙头企业的带动不可或缺。“在这个模式中,我们负责技术端和销售端,合作社负责组织管理端,农户负责生产端,农户把黄瓜种出来,我们不进行收购,而是统一销售,然后根据分配比例,直接把收益给到农户。”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春介绍道。

FZ110032957404_A8608541.JPG

黄瓜苗嫁接

据了解,在“双绑”模式下,扣除成本、村集体经济收入和风险补偿金后,剩下的80%归农户,20%归龙头企业。社员种植所需的种苗、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由企业垫付,等黄瓜收成了再作为成本扣除。

“我们的利益和农户是绑在一起的,只有农户种得好、卖得好,我们的收益才会好,在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种植时间、上市时间进行研判,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实现大家利益最大化。”李树春介绍,合作社的黄瓜都是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的,种出来的黄瓜口感清脆、营养丰富,远销上海、四川、广东等地。

黄瓜种得好,日子跟着甜。2023年,大荒地村卖出精品黄瓜约270万公斤,总收入900余万元。社员最高的一户分红27.8万元,最低的也有14万元左右。

FZ110032957404_A8608543.JPG

新鲜黄瓜 

种植黄瓜效益可观,也吸引大荒地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发展。据介绍,大荒地村前后有20户在外务工人员回乡,且大多都是青壮年,这为村里的黄瓜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目前,该村还在不断扩大基地规模,计划在2024年、2025年分别完成100亩的大棚扩建,让黄瓜产业覆盖到村里的家家户户。

“下一步,我们计划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商业保险,同时还将打造幸福食堂和村办幼儿园,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托起‘一老一小’的‘朝夕’美好。”大荒地村党支部书记、弥渡博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林保说。


云新闻记者: 杨吉娟 秦蒙琳 殷洁 刘宇丹

责任编辑 刘自学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