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揭碑仪式暨新主村生态修复日6月20日在丽江举行
开屏新闻2024-06-20 19:17

6月20日上午10时,新主植物园“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揭碑仪式在云南省丽江市新主村举行。当地村民、政府官员、资方代表及各界人士出席了仪式。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副主席、SEE 基金会诺亚方舟项目执行主席萧今详细阐述了植物园的历史缘由以及社区守护的重要意义。此次揭牌仪式,成为了一个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于一体,融合社区保护行动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实践的重要里程碑。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

新主村委支部书记和绍忠主持启动仪式。鲁甸乡张源根书记、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和庭彦局长分别致辞,祝贺项目成功并感谢多年付出。新主天然植物园的保护和生态恢复,自2017年启动,在鲁甸乡政府的牵头下、新主村委会支持下,村民与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和丽江高山植物园专家共同努力,成效显著。

村民代表和春华详细阐述了新主植物园项目的背景意义,指出其不仅是植物宝库,更是东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主任许琨详细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修复的深远意义。丽江市县志办主任杨树高详细介绍了纳西东巴文化与自然保护工作的意义及成果,并致辞祝贺新主植物园顺利揭碑并对其发展表达期待。

   庄重的揭碑仪式随后展开,东巴代表和嘉龙、来宾代表共同揭碑,并进行社区守护宣誓,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跳起东巴舞,献上美好祝福。阿拉善西南项目中心资方代表详细介绍项目实施情况,强调其在保护珍稀植物资源、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以及实现生态扶贫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碑,记录了新主植物的过去——作为国际和国内植物猎人寻花采种的历史,中国著名植物学者和地方政府为建立一个天然植物园60年的不懈的努力和历程,以及新一代新主村民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家园的坚守。

   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地处三江并流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老君山分水岭东坡,海拔范围2840-3850米,距丽江市区165公里。新主植物园早在20世纪早期就被西方植物猎人纪录。二十世纪40年代之后,是被科学家蔡希陶、秦仁昌、吴征镒等植物学家一直重点的关注。曾在二十世纪60 年代、80年代、90年代派人考察,并提出将其做为保护的重点,命名为“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丽江县人民政府1999年曾立碑 “横断山新主植物园”,但新主植物园一直未被列入政府保护管理体系中,实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

  1964年,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派研究生周铉等到滇西北做植物调查,科学家发现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完整的生态系统,誉此为“植物基因库”、“植物避难所”,拟议建立天然植物园。时任云南省植物协会咨委会主委周铉起草并致函丽江行署《建立新主天然植物园的建议书》,云南省相关领导听取报告后,组织丽江县府、科委、林业局负责人到现场考察。

生态修复

 1985年春节,周铉会同丽江县政府相关专家到新主勘定园址,划定园区为云岭格尼瓦峰山麓南侧植物种类丰富山箐,核心区面积4平方公里。1985年4月,昆明植物所和省植物学会的专家和研究生,在周铉的率领下,会同丽江县林业局领导,对新主村森林进行了调查。考察队采集植物标本500余号,发现园内密集分布有种子植物79科、167属、280种,都是横断山有代表性的物种,蔷薇科植物4亚科、17属、30余种,杜鹃花科5属近30种,槭属、柳属、杜鹃花属等有多种存在,并测量了铁衫王高度和胸径。根据考察结果,编写园区原产种子植物初步名录及经济植物名单,周铉提出《横断山天然植物园之筹建》报告。

1985年11月,丽江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讨论会,科学家周铉在会上进一步说明建园的条件、意义和方案:确认新主植物园是罕见的植物避难所,因生境的多样性而产生一些早期定居属的种间与种下的分化,具有建立天然植物园及植物种质宝库的坚实基础。在作为系统植物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活材料库的同时,可种植地产药材、花卉、树种苗木,开放科学旅游事业,搞活地方经济。园内规划中、上部作为保护区,收贮该区植物种类。下方作为驯化植物的梯级站,建立植物繁殖场,包括具有经济效益的原产药、花、果、木,带动附近村民发展栽培产业。1999年,根据周铉、方瑞征、吕正伟三位专家再次考察和报告,丽江县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在新主村立碑建园。

近十几年里,附近居民对林下中药材和珍稀濒危物种过度采挖,加之过去几十年的砍伐和开发,这里的森林严重退化,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导致了新主植物园山体裸露、水土流失。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

2017年3月到6月,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与鲁甸乡政府、新主村委会和丽江高山植物园专家联合实地考察数次,并于7月1日启动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和植物救护站项目。按照科学家的建议,为濒危和珍稀植物建立救护所,形成滇西北特有属种植物繁育与生态修复实验基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活材料库。项目计划通过5年的保护与恢复,让植物园区域内植被破坏现象得以遏制,群落物种得以恢复,园区内森林生态明显改善,并让村民在保护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生态修复

七年来,SEE基金会-诺亚方舟项目持续资助新主植物园保护,并联合中国科学院丽江高山植物园进行技术支持。经过阿拉善SEE多方的合作和努力,新主植物园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 2023 年年底,新主植物园保护区组建了由 84 位村民参与的巡护队,累计巡护天数超过 2169 天。通过巡护,有效制止了乱砍、乱伐和偷猎、打猎等行为,自巡护工作开展以来,仅发生过一次盗伐事件,并及时被巡护人员发现。为了方便巡护,村民和SEE西南项目中心,自2021年开始,每年几百米,在园中建筑巡山小道。

生态修复

在植被修复方面,项目团队开展了多项工作。在2018年,建成 3 个温室大棚,面积为 515平方米,繁育乡土植物。2021 年,组织村民参与植被修复植树活动,回归种植各类乔木、灌木 3090 棵。2022 年,组织村民参与植被修复植树活动,回归种植各类乔木、灌木 3963 棵。2023 年,村民种植下7,200株树苗,其中5300株苗来自于新主植物园的繁育大棚,包括三尖杉、水青树、卫矛、云冷杉、大果红杉、丽江云杉、川滇冷杉、黄果冷杉、构树、旱冬瓜、粗榧、灌木狭叶鲜卑、绣线菊、泡叶荀子,以形成乔灌草的立体生境。截止到 2023 年,累计种植乡土树种超过 18,389 株,建立了 12 块野外炼苗地。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

 “树是我们砍的,如今我们来恢复。”过去裸露山体如今已被绿树覆盖,村民以行动践行着生态保护。新主村红旗组村民,重拾纳西东巴文化中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要义,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坚持陪伴,向村民学习,共同行动。为了提高村民的收入,项目还开展了养蜂和中草药种植扶持工作。截至 2023 年,已扶持 1-3 户护林队员成为养蜂示范户,每年每户发放不少于 4 个蜂箱,5 年共计发放 100 个蜂箱。同时,还开展了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种植技能。

生态修复

2023年项目还为新主植物园捐赠了 6 台红外相机,通过红外相机已经记录下了:白腹锦鸡、豹猫、黑熊、野猪等 10 余种动物的身影。此外,为了改善社区生计,通过养蜂和中草药种植扶持护林队发展替代生计,计划扶持多户护林队员成为养蜂示范户,并发放蜂箱。

生态修复

以此同时,新主村还是云南东巴文化传承基地。生态保护项目十分注重文化传承,通过组织村民参与文化活动,投资新建东巴文化博物馆,提高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发扬东巴文化。

七年来,鲁甸乡新主村的发展,由乡村政府职能部门牵头、SEE 基金会-诺亚方舟项目出资金、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丽江高山植园出技术、纳西东巴和文化专家推进文化传承,推动联合保护,形成了保护、文化和发展为一体的乡土实践,也终于迎来了2024 年 6 月 20 日“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揭碑仪式。

生态修复

揭碑仪式结束后,大家对新主村全村5条溪流的河流清理。据了解,每月20日是新主村的环境生态日,全村在村委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保护理念。6月20日新主村950多户,每户一人一起对经过村庄的溪流的垃圾进行清理和疏通,保持河道生态自然的流畅。以新主植物园为主体的森林涵养了充沛的水分,源源不断的水,流过村庄后,为新主村的生活和农事提供了充足的水量。5条溪流最终形成金沙江的一个主要的支流,为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提供了自然资源的保障。新主村的河道清理是对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护。

生态修复

据悉,揭牌仪式前一天,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利用生态环境日,从阿拉善SEE会员企业——云南省南方教育集团邀请了3位专家老师,为21个村小组的组长进行了“新主村社区民宿餐饮培训”。6月21-22日项目中心还将对村民进行养蜂培训,村民认为,这样社区现场培训,他们可以直接向专家请教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养蜂培训和民宿培训为新主村的生计带来新的机遇,这两项培训注重乡村实用技能,拓宽增收渠道。受到村民的欢迎。”和绍忠介绍。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柏立诚  摄影报道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刘嘉
责任校对 李强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改革开放谱新篇——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